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应对基金穿透审计的策略剖析
在当前私募基金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诸多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管理的含有国资投资人的基金,即便不属于国有企业并表范畴,却仍频繁被国资LP要求配合国资内部审计,甚至直接面临穿透审计。对于市场化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而言,由于对这类审计的目的、性质、侧重点、程序以及其严肃性缺乏深入了解,在面对国资LP的资料索要要求,乃至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询证单》时,难以把握材料提供的详细程度,同时也对提供材料后是否会被认定履职尽责存疑,担心因此遭受追责。一旦管理人提供的材料或解释说明与审计需求不匹配,不仅无法消除审计机关的疑虑,还极有可能引发新的问询。

“菁盈计划2025”第四期:香港诉讼制度与全球资产保护理念分享
2025年5月22日,盈理律师事务所“菁盈计划2025”第四期培训聚焦“香港诉讼制度简介及内地判决在香港执行的程序”与“全局性资产保护规划理念介绍”两大主题。

Reverse CFIUS系列:「美国投资限制最终规则」生效120天后的实践误区与观察(下)
承接上篇文章Reverse CFIUS系列:「美国投资限制最终规则」生效120天后的实践误区与观察(上),本篇文章将继续结合Reverse CFIUS的最终规则以及其正式生效120多天以来的观察和实践,进行分析与讨论。

VC/PE募资新通道——“科创债”发行路径与实务解析
2025年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号,以下简称《公告》),系统性提出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制度框架,明确支持包括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合称““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用于投向科技创新企业,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同日,交易商协会、三大交易所亦同步发布配套支持文件。

刚刚!法发〔2025〕9号司法解释之私募实务角度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结合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实际,于2025年5月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法发〔2025〕9号)(简称《指导意见》)。
